一、棋盘山怎么爬
1、棋盘山景区以棋盘山、辉山、石人山及秀湖三山一水为主体,囊括了野生动物园、冰雪大世界、向阳寺等诸多景点。
2、如果只是爬棋盘山的话,上山费5元,山不高,海抜261米,有登山步道可以登顶,山上可以俯瞰秀湖,景色还算不错。
3、如果是从南坡上山不需要门票. 上下山,2个小时足够,因为上山有70度上下的爬坡,阶梯很陡。建议从主山门上,北山门下。时间充足的话可以从辉山南面上山,从东面下山再上棋盘山。注意这地方到处是黑导游,私人景点的托,包括附近的营运车辆,一不小心就上当。
二、沈阳森林动物园停车攻略
沈阳动物园在棋盘山景区内,景区门口可以停车,但从景区门口走到动物园路程比较远,也可以进景区,动物园门口有停车场,但需要支付20元/车,进景区时支付。景区内停车场比较多,但还是有很多乱停的,所以反正没人管理也没人贴条,等于进了景区随便停。
三、沈阳51去哪旅游最合适
1、北镇梨花节交通: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西站附近都有去北镇市的大巴车。车票:40元左右。抵达北镇之后,可以打车前往医巫闾山山门,旅途大概有三个小时左右。如果自驾的话,可以从新民前往北镇。经过黑山县,就能抵达北镇市了。
2、第五站,沈阳紫烟薰衣草庄园 门票60元 薰衣草的花期在七月中旬,长达一百天,色彩斑斓的山谷,迎风摇曳的薰衣草,会是沈阳最耀眼的一道风景。喜欢拍照的妹纸可以带上男盆友来此胜地,当然,你要先让他学会拍照攻略,这个太关键了!你懂得。
3、沈阳棋盘山。沈阳棋盘山景区山林资源得天独厚,山势险峻,松林苍翠,植被资源和动物资源极其丰富,秀湖水面平坦,水质优良,景色秀丽,风光怡人,形成自然的山水生态文化。
4、沈阳市植物园(沈阳世博园)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园内设有游艺桥区、攀岩、森林游乐场等娱乐区域,南北区设有多处休闲场所,可供游客娱乐休憩。
5、在丹东鸭绿江可以瞥见对面朝鲜的城市面貌,还能游览宝山悬虹、碧水玉榭、鸭江帆影、铁桥弹洞等著名景点,附近还有鸭绿江美术馆可以参观。
四、京沈高铁攻略
1、 通车后,北京到沈阳只需要2.5小时!!!
2、 1.兴隆(河北承德)森之谷隐庐、雾灵山居、阿尔迪卡、云溪花谷、馥芳园……
3、 2.承德(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绮望楼、马镇、乾隆行宫、浅草堂民宿……
4、 3.平泉(河北承德)兰欧酒店、亮达国际
5、 4.牛河梁(辽宁朝阳凌源)凌源市区酒店……
6、 5.喀左(辽宁朝阳)凌源市区酒店……
7、 6.北票(辽宁朝阳)北票如意山庄(涌泉山)……(大多为经济快捷酒店)
8、 7.乌兰木图(辽宁阜新)待补充……(可住阜新)
9、 8.阜新(辽宁阜新)天水谷温泉、宝地斯帕温泉……
10、 9.沈阳清河半岛、棋盘山绿地酒店、康莱德酒店、谷奈酒店……
五、顺溪游玩攻略
1、 01
2、♪
3、画眉峰
4、 画眉峰,呈等腰三角形,海拔约802.7米,峰顶端形似画笔笔尖,因每月初三、四的夜晚,柳眉般的弦月正悬于峰尖,似画笔正在画一轮弯眉而得名为画眉峰,此桥也称为眉峰桥。当地陈氏祖先迁居以来就视其为风水山,当地的百姓说这峰是顺溪的福山。每年的古历七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做成一个像眉峰山形的大面斋来祭祖,因此又起名为面斋山。
5、 02
6、♪
7、百僧堂
8、古老的寺院百僧堂分为旧寺、新寺两座,相距50米。旧寺创建于元代,清康熙时重建,光绪七年(1881)再建,寺内保存摹像题记碑刻多块,其中有清宣统年间所镌之青石碑记一块,记述该寺之兴衰历程。1978年建成之新寺为三间三层木石结构,两间横轩全部用石料构成。整个寺院依山取势,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独具匠心。寺周还有二宜亭、冰廊等,都是小憩避暑佳地。
9、 03
10、♪
11、知音涧
12、
13、 知音涧地处南雁荡山风景区南部,位于石岩山、双尖山、眉峰山、白云山、大白云山围合成的山谷中,素以雄峰秀溪、叠溪碧潭为自然景观特色,主要景点有白云瀑,沿知音涧两岸分布的双阙峰、地婆岩、双狮峰等奇峰怪石,还有应潮瀑、雌雄瀑及各种清澈见底的水潭,自然风光迷人。
14、 04
15、♪
16、陈氏民居建筑群
17、
18、 顺溪陈氏民居建筑群以回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大小天井6个,套房99间,四周围以高墙。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脊悬山顶,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山乡小镇萃聚多座庞大古建筑,世所罕见,故平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的民谚。其设计之独特,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19、 05
20、♪
21、棋盘山
22、
23、 棋盘山离顺溪约四十里地,途经溪口、处基、黄竹湾村、坳下到达直坑自然村,高1231米,是平阳县第一高峰。山顶上有一块平坦大青石,上面似有模糊线条,像是一个棋盘。清陈永千曾写有一首《仙人迹》:“举步危岩着迹偏,仙人曾此上云天。只今谁更追踪去,抚石窥痕意惘然。”